三只小猪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班的阅读节班本绘本剧《三只小猪》,我将分四个部分进行介绍:选择缘由、预设内容、实施过程和阅读节相关系列活动。
首先,第一部分,选择缘由。
本次我班选择《三只小猪》作为班本绘本剧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基于幼儿的兴趣。散步路过幼儿园“三个具有特色”的房子时,孩子们总是会问:“这是谁的家啊?”“里面有什么呢?”……因此,选择绘本《三只小猪》是幼儿的兴趣所在,帮助幼儿解开困惑,满足对三个房子的好奇心。其次,绘本《三只小猪》本身也有它独特的价值:将踏实认真、勤劳肯干,团结协做的精神渗透在故事中。
在选定《三只小猪》作为班本绘本剧后,我们预设了以下活动内容:。。。。
接着,根据预设内容实施活动。首先,我们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绘本,了解故事内容。接着,为了帮助幼儿理清绘本思路,了解每只小猪盖了什么房子,发什么了什么事情?我们投放了故事情节排序板,幼儿自主选择小猪并排序。然后,请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对刚刚拼好的排序,进行看图讲述。一来进一步熟悉绘本情节,二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幼儿尝试分组表演,激发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兴趣。
第二部分,选择角色。我们将绘本的主演画了下来,并在图片前面标注了点和相应的数字(将数学知识渗透其中);对于另一部分不是主演的小动物,没有进行点和数字的标注,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交给幼儿,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选择完完毕后,问题也出现了:问题1:没有人想演猪妈妈?问题2:很多小朋友想演三只小猪?
没有人想演猪妈妈是我没有想到的。”为什么你们不想演猪妈妈呢?”班上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孩子说道“猪妈妈演的太少了,一会就没了。”因此,孩子们一起讨论了:猪妈妈除了叫小猪起床盖房子还可以做什么?通过讨论孩子们说:可以买菜、做饭、散步、采花造房子、做操…猪妈妈可以自己选择。
问题2:很多人想演三只小猪,怎么办?通过讨论,孩子们说可以比一比,谁表演的更好就做小猪。于是,决定以第四幕:《三只小猪造房子》为演技比拼的场景,进行pk。那三个房子怎么造呢?小猪可以做什么动作呢?考虑到 造房子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还是比较远的,幼儿没有相关经验。因此,首先先带幼儿去参观了木工坊,认识了许多造木头房的工具,和使用方法。有了相关经验,接着,请幼儿为造木头房编创动作就很顺利。那稻草房怎么造呢?由于幼儿有过看兮兮妈妈和奶奶捆稻草房的经验。因此,很快能知道稻草要卷一卷、贴一贴。同样的,在用砖块积木搭建砖块房的过程中,幼儿有了用砖块一块一块搭高的经验,也能做出砌砖头的动作。 然后,将编创的动作加入到台词中,边说边做动作。最后再配上音乐。跟随音乐节奏,边说台词,边做动作。这是竞选三只小猪的小朋友的表演视频。
接着,就到了投票环节。小观众们将自己手中的小苹果贴到他们喜欢的小演员身上,三次比赛中,分别获得小苹果最多的小演员成为本次的“三只小猪”。
第三部分,分场次排练。对第一幕起床啦,我们多在幼儿起床后进行排练。请大公鸡们叫午睡的孩子们起床啦。这样排练相对更具趣味性和情境性,孩子们也更愿意参与到排练中。
第二幕,你好小动物。我们将重点放在幼儿对小动物不同特征的学习,能够用动作表现不同小动物。如:小蚂蚁是爬出来的、小青蛙是一蹦一跳的。那蜜蜂和蝴蝶怎么区分呢?孩子们说,蜜蜂翅膀比较小,蝴蝶比较大所以蜜蜂用小臂煽动就行;蝴蝶要用整个手臂飞。
第三幕:三只小猪造房子,在三只小猪角色的选择中已经进行了排练。
第四幕:大野狼来了,还没开始排练前,问题就出现了:大灰狼是大坏蛋,我们不喜欢大灰狼”,因为许多孩子都不喜欢大灰狼,表演大灰狼的小演员,不愿意表演了!这可怎么办?为了让孩子们不再那么排斥大灰狼,能够接受并萌发表演大灰狼的意愿。首先,我们和孩子们讲了绘本《狼大叔的黄焖鸡》,让幼儿知道大灰狼也有温暖、优秀的品质,在情感上初步接受大灰狼。接着,教师对童话剧中的大灰狼进行了扮演,吸引幼儿的兴趣,初步激发幼儿表演参与大灰狼的兴趣。最后,进行综合活动《我们不怕大野狼》也是刘老师的教研活动课,在表演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大灰狼的兴趣。活动中幼儿前期经验:看图讲述时编创过三只小猪和大野狼的台词。活动的重点放在:动作的表演+边说边表演。稻草房:吹气。为了让稻草房倒掉孩子们说,吹气的时候可以蹲下吹;可以捂住肚子吹;也可以两只小手放在嘴巴两边;还可以用力跳吹。木头房:除了吹气的动作,还要推房子。最后,砖块房则让幼儿为大野狼编创动作。孩子们说大野狼可以踢、可以大喊、可以跺脚等等。动作想好了,接着就要用到我们的表演中。除了在教室里制作好的道具前进行排练,午间散步时路过小猪的三个房子,三只小猪和大灰狼也会去进行排练。
通过此次的分场次排练,我也有一点感悟:童话剧的排练不一定要按顺序一幕一幕单独排练,可以将排练贯穿到生活(起床、散步);制作道具;解决问题中。
第四部分,制作道具。本次童话剧道具的制作,我们也尽量让幼儿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参与到制作当中,让幼儿真正感觉到,他们是这个活动的“小主人”。
首先,稻草房的制作。前期我们在群里向家长征集稻草时,许多家长就积极的出谋划策稻草放要怎么搭建。西西妈妈说小时候搭过,可以到学校来帮助一起搭建。一家总动员,爸爸为稻草房设计了图纸并制作框架。第一次来搭建发现框架太大了,不适合舞台上稻草房倒掉;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建构;妈妈和奶奶来帮忙并教一教小朋友们如何捆稻草并铺到框架上。在西西一家的热情帮忙下,稻草房很快制作完成了。
木头房怎么制作呢?散步时孩子们发现了哥哥姐姐搭建的木头房,想用来表演。可是,刚想把积木抱到我们教室就发现,这个木头积木好重啊,搬不动。而且老师说演出在3楼更搬不动了。接着,我就提出要求:照一照适合搭建木头房的材料,可是一直没找到。于是我就用KT板画了木头房。完成后孩子们提议道,可以在房子上贴树枝就更像木头房了。于是我们去捡了树枝,并贴在画好的木头房上。
砖头房怎么制作呢?《三只小猪》的绘本剧开始后,孩子们就自发的在建筑工地搭起了“小猪的房子”,从有烟囱的小小的房子,到三只小猪一起住的5层的家;再到三只小猪三个连在一起的大房子。孩子们的建构能力在不断提升的要求中也不断提高。可是问题又出现了:问题1:用砖块积搭的房子,大灰狼轻轻一推砖块房就倒了?孩子们找来了胶水、胶带、双面胶,“把砖块铁住就好了” 可是贴住砖块就坏了不能搭了,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新的黏贴材料:刺毛贴。这样砖块房不仅稳定了还可以拆卸。
问题2:烟囱太小了,大灰狼从烟囱掉下去怎么表演?经过讨论,孩子们觉得表演时大灰狼踢门进去。接着就正是开始砖块房的制作:先搭一个有门的房子,再来画一点装饰房顶的砖块;将砖块贴到屋顶上最后给大门涂上颜色,砖块房也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下完成了。此外,孩子们还为自己的角色涂色制作了头饰。
第五部分,分个人、小组、集体录制音频。
第六部分,彩排花絮。在彩排的过程中,孩子们被五颜六色的灯光吸引。回教室后也很巧,正好我玩教具比赛的手电筒放在娃娃家考编的箱子里,孩子们看到便拿出来探索了起来。问题出现了:怎么让手电筒也变成很多颜色的光?通过讨论,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并进行实验验证。用水彩笔在手电筒上涂颜色,失败了;照一照彩色的纸,可以成功,但是效果不明想。于是我找出了各种颜色的玻璃纸,幼儿尝试照射玻璃纸,并进行实验记录表的记录。这次真的成功了,手电筒也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了。(小插曲:没电了)我们还将五颜六色光用到了教室的彩排中,孩子们都很激动。
整个童话剧排练活动结束后,我们预设的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整,红色部分是根据孩子们排练中出现的问题或是新的兴趣点生成的新的活动。
在整个通话剧的排练过程中,我也有一些感悟:我们要1、相信幼儿,相信幼儿的潜能。2、多放手让幼儿自主操作。(选择三只小猪作为本班的童话剧后,其实我是有点后悔的,三只小猪的情节相对比较多,有些台词比较难记,且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怕孩子们难以记住情节,或在趣味性的表演,如跑进门、追大灰狼等排练中忽略了规则意识,表演进行不下去。)但在实际的排练中,孩子们却总是不断地给我们惊喜:除了编创简单的台词,不开不开我才不开,还能将结合自己的生活编创台词,妈妈说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也能够在发现问题后,逐渐自己和同伴商量想办法解决问题。大灰狼比较难说的一段台词,班上绝大多数孩子也都学会了。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相信幼儿能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最后,再来说一说我班进行的阅读节相关系列活动:
1、图书漂流,孩子们自己商定并画了图书漂流的规则。在图书上我们用三种颜色的图形进行标记,每次图书归还后请当天的图书管理员进行归还图书的登记。帮助幼儿提高图形、颜色的配对的能力。
2、21天阅读打卡,家长朋友们对阅读打卡活动还是很积极的,每天都能进行亲自阅读的打卡,有的时候是照片,有的时候是照片加音频或视频。到昨天为止很多宝贝已经连续打卡11天。
3、阅读节创意徽章制作。许多家长都结合数字3进行了班级阅读节创意徽章制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