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特色活动>阅读节 > 详细内容

阅读节

小黄鸭找妈妈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18 15:23:46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缘起。

散步的时候,小朋友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蹲在墙边,自己飞不起来,妈妈又不在身边,好可怜。芒果问:“杭老师,小鸟的妈妈怎么没有来帮帮它呀?”“是呀,小鸟的妈妈是谁呀?怎么没有过来?”皮皮说:“老师,小鸟的妈妈是鸡妈妈,对吗?”齐齐说:“不是的,小鸟的妈妈是鸟妈妈。”彤彤表示:“鸡妈妈的宝宝是小鸡。”宏宏有不同意见:“鸡妈妈的宝宝是鸡蛋。”孩子们就这样一边走一边讨论起动物宝宝和妈妈来。他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回到教室我们就看了一些由蛋孵出的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的图片和视频,我们还欣赏了《小黄鸭找妈妈》的绘本。《小黄鸭找妈妈》的内容比较适合小班上学期的孩子,里面重复的句子比较多,小动物的叫声也多是孩子比较熟悉的,因而在选择绘本剧时我们就选择了它。

二、绘本课程的开展。

在绘本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让孩子做绘本剧的主人,自己设计道具,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自己来创编动作、语言等。

在制作道具前,我们先让孩子看了童话剧,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道具,道具有什么用?然后让孩子根据绘本内容确定要做哪些道具。于是孩子们都动了起来。

在选择角色活动时,我们让孩子自己来决定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结果有的孩子什么都想做,有的什么都不想选。经过商量,大家一致决定对于都想做的,就让孩子竞争上岗,谁的声音响亮就让谁来当。而不想演出的孩子,我们就拿来道具,让他们玩,玩得高兴了,就愿意演出了。

在绘本剧的创编活动中,我们大家按照绘本中的不同场景分步骤进行探索表演。

第一天的重点是:孩子知道鸡妈妈和鸡宝宝的出场时机,听到音乐就是要出场了;能根据绘本内容说出台词的同时,创编台词“你到其它地方找找吧,再见。”

第二天的重点是:如何更好的使用道具。我们提供了小猫和小狗的道具,让孩子们自己想可以怎么玩这些道具,孩子们想出了各种玩法。小猫出场的音乐我们一开始选的是《找小猫》,但是孩子们在跳的时候,发现只有小猫叫的动作,他们不是很感兴趣。于是希望换个有趣一点的音乐,后来和孩子们一起选了《小猫喵喵叫》。

第三天的重点是:让孩子们创编小老鼠出场动作,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扮演的老鼠是大步走的,有小朋友有不同意见了:老鼠要偷东西的,要轻轻地走,还要上面看看,边上看看,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深入,把小老鼠的形象扮演地愈加相像了。经过几天绘本剧的创编,其实孩子们有点疲劳,不是很想演了,为了让孩子喜欢童话剧的创编与表演,我们根据绘本角色中的形象,充分利用道具创编了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更喜欢参与到绘本剧的创编和表演中去了。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则把重点放在了站位上,动作更夸张一些,让孩子们的表演更上一层。在出场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动物宝宝们都挤在了一起,如何让他们分开来呢,我们想到了用标记的方法来控制好距离;妈妈和小黄鸭对话的时候总是偏台,为了让两位主角站到中间,小朋友们想到了把蛋壳做标记,两位主角站到蛋壳前。孩子们在表演的时候总是放不开,于是我们让孩子大胆、夸张地表演。孩子们的想法还是很多的,表演小眼睛轱辘转时可以用手帮着做转的动作,东看看西瞧瞧可以将手搭在眼睛上,伤心地哭可以坐在地上痛哭等等。

小朋友还进行了绘本剧的配音、彩排活动。在彩排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当场解决。如:当小动物来到妈妈身边时,他们总是会把主角小黄鸭和妈妈都挡住了,于是我们想出了宝宝们围在妈妈身后边的方法;彩排的时候发现是有录音的,于是表演的时候就不用讲话了,结果动作和对话不匹配了,而且感觉表演也没有灵魂了,孩子一点都不投入了。于是我们要求孩子在表演的时候一定要自己也念台词。

区域活动我们也是围绕课程展开的。

美术区:美术区的孩子们为阅读区制作头饰,给建构区做小动物,帮科学区做小动物的食物,绘制海报、画报。

科学区:(为孩子准备了小黄鸭找妈妈的房子)拼图,小动物找妈妈的动物图片,喂小动物。

建构区:开始的时候给小黄鸭造房子,后来美术区帮忙制作了更多的小动物后孩子们为小动物搭建了更多的房子。

角色区:超市里新增了小黄鸭和给小黄鸭洗澡的沐浴露和浴花;娃娃家里做妈妈照顾好宝宝,给鸭子洗澡、吹干头发等。

阅读区:在阅读区,孩子们会合作完成《小黄鸭找妈妈》的绘本制作了。对于他们对表演的情绪高涨,我们还新设了小剧场,让孩子们在里面尽情地表现自己。

在课程开展期间,我们还进行了读书漂流活动。

首先我们一起讨论漂流规则,然后一起讨论用什么标记让他们在白板上画一画,然后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把标记画下来,每周五孩子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绘本借回家,并在绘本图片下贴好照片标记做记录,还回来的时候把自己的照片拿掉。老师则做好统计。

我们的家长很积极,走进课堂给小朋友讲故事。

小朋友也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

家长和小朋友还一起做绘本推荐等活动。

三、收获。

经过这两周绘本剧课程的开展,无论是老师还是幼儿,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对于老师,通过这次课程活动的实施,不论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区域游戏,还是在绘本剧的排练中,都让我们两位教师更加地了解每个孩子,从而帮助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特别是我们两位老师也成长了许多,会注意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分析事情,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还能捕捉到孩子的闪光点。如清清小朋友,很活泼,但是上课总是和边上、后面同学玩,做事情也比较毛躁,平时的表现不是很突出。在选角色的时候,宝贝却想当妈妈,我们根据以往经验对她的判断,觉得她不太能胜任妈妈这个角色。可是清清为了能成功当选,选角色环节她大胆表现自己,语言也很清晰,于是通过了选拔。孩子的表现真的出乎意料,不仅能根据绘本中角色的形象创编妈妈台词,还能当好妈妈的角色,当动物宝贝不知道自己的队伍在哪里时,她总是会主动将自己的动物宝贝召集起来,特别是平时吃饭总是剩饭剩菜的她,把饭菜都吃完了,起床也是要自己穿衣服了。绘本课程的开展,也使我们更清晰地感受到孩子的潜力是无限大的,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两位老师还将继续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多思考、多探究。

对于孩子们来说绘本剧的编排、道具的制作,舞台的表演等等,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方式。孩子们都以积极地态度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去,同时充分展现出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有效提升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肢体表现力、社会性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幼儿自信、大方、勇敢、专注、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就拿皮皮来说,我们几乎是看着他一步步地跟着绘本剧成长起来的。一开始的时候小朋友在创编角色对话的时候,他根本就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后来,选好角色以后,没有轮到他,他也要上台蹦蹦跳跳,根本没有角色意识,慢慢地他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了,别的角色演出的时候,自己不再乱入,后来不用老师提醒他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上台了。

绘本课程的开展,孩子们变得更爱思考了。原绘本根本就没有什么对话,我们小朋友就自己来编台词。怎样让自己更像小动物呢,可以模仿他们的动作或是特有的东西(小老鼠喜欢偷东西,我们就把身体缩得小小的,走路轻轻的,不让人发现;小羊走路快快的,我们就可以跑,它的头上还有两个角,我们可以有手指做角)。小动物宝宝们出场后可以做些什么呢,那就让道具发挥它的作用(想出了各种玩道具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对绘本开始喜爱起来,现在吃好午饭,他们会自觉地拿上自己喜欢的绘本,坐在凳子上安静看书了,撕抢、乱扔书本的现象也少了很多。个别家长表示,宝贝们在家里也能自觉看书了,而不是一回家就看电视、玩手机了。

当然也存在着不足,需要我们改进的。如家园互动还是不够多,我们还是不太清楚孩子在家是不是经常看书或是爸爸妈妈有没有时间陪孩子阅读。从孩子借书的频率来看,好像他们不太看书。

c143566f9f054a6ba6c0d2c65fcc97d6.Png

76207187ac15417593ddcfd20c990451.Png

393e4525313844428a14929384a59a4d.Png

5773d507106d46588309c97bf8be54db.Png

dd7508c7100c4f2c92d35b75fbe90da8.Pn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