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小熊请客》童话剧
作品介绍:
童话剧《小熊请客》是一部经典的儿童童话剧,讲述了小熊过生日邀请小动物到家里做客,好吃懒做的狐狸也想加入, 被小动物拒绝,最后,在主人小熊耐心的劝说下小动物们接纳了狐狸,愿意再给狐狸一次机会的故事情节。 为什么选择这个绘本,因为园长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排练绘本童话剧的任务,我们选来选去,觉得小熊请客比较适合,原因有二:1、我和蒋老师两人都没有辅导幼儿排练童话剧的经验,而小熊请客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童话剧,关于童话剧排练所需的要素都齐备,有现成的剧本和配乐,完整的表演视频,还有在淘宝上轻易就能买到的演出服装,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刚上路的新手借鉴学习。 2、网上视频里参演小熊请客童话剧的小朋友是中班幼儿,与我们班幼儿的年龄 正好吻合,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们最终选择的小熊请客。
课程的产生:
剧本选好了,如何把排练做成课程,心里没有一点方向,那就先从排练需要做的事入手吧,我和蒋老师经过认真的梳理,罗列出以下几个方面,绘制了网络图:
排练小熊请客童话剧:1、剧本台词()2、有感染力的表演()3、配乐、录音()4、表演道具、舞台背景、演出服装。()5、演出宣传6、彩排,演出。
要做的事想好了,我们尝试从这里边寻找活动的生成点,挖掘出组成课程的各个具体活动,比如:在剧本台词里,我们想到了学习《小熊请客》 故事情节的语言活动, 预设了初步学习故事中人物对话的学习目标。
在有表现力的表演中,我们想到了精读绘本《小熊请客》, 让幼儿结合角色的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运用合适的音色、语音、语调和语速练习剧中对话和独白(小熊独白视频、狐狸视频、小动物视频)。
剧情中,小猫小狗和小公鸡入场的时候,需要听着音乐做动作依次上台,但是如何能找准自己的起始点,如何让动作与音乐的节奏合拍呢?我们在配乐和录音这一支线中生成了音乐欣赏活动《小动物来了》。借助图谱的提示、让幼儿了解音乐的三段结构,知道自己从哪一段开始表演,到什么地方停下来站好。还自创儿歌,用有节奏的儿歌提醒幼儿随乐变换动作,记住每个小动物动作的要领,如小猫的动作是“走、走、走,模胡子,走走走,看观众”小狗的动作是“爬爬爬爬,扭屁股,爬爬爬爬,扭屁股”小公鸡的动作是“走走走走,拍翅膀,走走走走,拍翅膀”。
童话剧中,小动物拒绝狐狸和小熊出场的两段独白需要用演唱的形式表现,我们设计了唱歌活动《我们不带你》,预设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用讨厌拒绝和开心的感情演唱歌曲。
节目排好了,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童话剧,吸引更多的人来看,需要设计制作演出海报,中班的孩子,绘画构图能力有限,一下子把整个海报全部交给他们显然不太现实,我们分两步走,先选取其中幼儿能完成的那一部分交给他们,让他们学画剧中主要的人物(小熊、小猫、小狗和小公鸡),剪下来贴成大家围坐在一起给小熊过生日的画面,作为海报的宣传画面。(照片)第二部,再通过了解海报的内容,尝试用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剧情设计绘制海报。
课程包含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三个部分。要保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区域活动的内容当然不能缺少。
美工区:剧情中有小熊过生日,三只小动物吃小熊为他们准备的各自爱吃的食物的情节, 三种食物(小鱼、肉骨头和小虫),造型简单,特别适合中班的孩子用彩泥捏出来,于是美工区有了用彩泥为小动物制作食物的游戏内容。
科学区:游戏化课改后,幼儿系统学习数学的机会减少,班上不少孩子4以上的数量都点数不清楚,根据孩子发展的当前需要,我们在科学区安排了喂小动物吃东西的游戏,把绘本中小熊请客,邀请的三个小动物作为喂食对象,请小朋友给小动物喂食和它身上的点点数字数量一样的爱吃的食物,为了增强操作性,帮幼儿养成能静下心来专注做游戏的习惯,我们设计了将食物先涂色、再剪下来最后粘贴的要求。
室内建构,小朋友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积木搭建出小熊请客的场景和主要角色。
室外建构:搭建小熊的家,幼儿在绘制建筑设计图、协商分工,合作搭建中完成对小熊家的建构。
表演区:表演区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身心放松,投入的表演各种角色。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挑战自我。
通过这次排练童话剧,我们和幼儿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收获了许多:1、让一些原本胆小害羞,不愿意表现的小朋友变得大胆自信起来,这个扮演狐狸的小女孩叫史欣语原本胆小害羞,不喜欢发言,童话剧的排练让她变得自信开朗,愿意表现了。2、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发现孩子更多的闪光点。这个小朋友叫王睿杰,规则意识差,各方面能力都不太强,精神常常游离于集体之外,然而在童话剧的排练中,我们却惊喜的发现(插入视频)3、童话剧的排练,让全班孩子在为同一件事情的用心付出的过程中,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4、小朋友分组排练的时候学习了协商分配角色,合作表演。在学会与多个同伴整齐说台词和唱歌的过程中,知道用心倾听别人的声音,让自己的声音与别人保持一致。
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解决这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让我们为以后的排练积累了经验:比如:关于主角的选定:这次,因为要提前买衣服的需要,我们过早的选定了角色,但是在后面的排练中,有好几个孩子都想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角色。却受演出服的限制。以后要是排练,我们就不会过早的敲定角色,而是通过两次活动来选角色,第一次,自愿报名认领角色,第二次等到排练差不多成型的时候,让幼儿通过演技竞选的方式,集体投票公平的选出。这样既能保证演出的效果,又能锻炼孩子更多方面的能力。还有,这次排练,我们音美基本采用了原剧的模式,以后再排练童话剧,我们会进行更多的改编和尝试,将一些幼儿耳熟能详且好用动作表演的儿歌运用到配乐中,让幼儿听到歌曲就忍不住动起来,更有表演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