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相遇,“研”续精彩
——记吴中实验幼儿园承办苏州市园本教研线上观摩活动
春风抚柳,细雨绵延。在这个充盈温暖和希望的初春时节,吴中区各幼儿园的业务园长、骨干教师相约吴中实验幼儿园,共同观摩了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苏州市线上园本教研观摩活动。
此次活动以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幼儿园、吴江区横扇幼儿园和昆山市绣衣幼儿园进行园本教研的直播展示,教师线上观摩的形式开展。短短三个下午,为吴中区的老师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研学盛宴。
一、《推进幼儿园木工房活动的思与行》
3月17日,来自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幼儿园分享了他们的园本教研活动“木工坊活动支持策略”。教研活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能够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制定小、中、大班不同活动的目标。“木之趣”、“木之探”、“木之创”的课程特色深入人心。老师们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后,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于是在园本教研的过程中,抛出问题,分组讨论,最后为每个问题都寻找到了合理、实际、有效的解决方式。
线上展示引人入胜,线下研讨也精彩纷呈。观摩结束后,教师分组进行交流讨论。随后,长桥幼儿园、城区幼儿园、独墅湖实验幼儿园、木渎实验幼儿园的教师代表进行发言:在活动的深入性、课程的递进性、小朋友的参与性以及材料选择的有效这几方面都受益匪浅,启发颇多。同时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虑:由于线上展示的孩子照片都是片段式的,在实际活动中整班孩子是如何有序开展木工活动的呢?还有老师提出自己幼儿园木工坊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大班的孩子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对于木工兴趣不浓厚,对于这样的情况怎样进行有效指导?一系列问题引发了现场热议。
二、《关注解读儿童的表征》
3月18日,吴江区横扇幼儿带来的园本教研主题是《关注解读儿童的表征》。活动中老师们从了解表征的意义、探讨表征的价值、解读儿童表征,最后用一个《陀螺》的案例来引发教师思考:如何运用表征生成新的活动?活动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向我们展示了表征在支持幼儿学习、助推幼儿成长中的价值。
在研讨过程中,来自尹山湖实验幼儿园、宝带实验幼儿园、城区幼儿园、甪直实验幼儿园的四位老师代表进行发言:其中最有共鸣的地方就是“表征能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这个观点。老师们联系实际分享了自己幼儿园因蚯蚓、树叶而引发的探索案例。大家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
三、《聚焦真问题,助推区域活动有效评价》
3月19日,昆山市绣衣幼儿园以“聚焦真问题,助推区域活动有效评价”为主题,从教师实践层面的困惑:评价内容空泛、未凸显年龄特点、未凸显区域特性入手,围绕“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两方面,借助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开讨论,展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园本教研。
来自郭巷实验幼儿园、吴淞江实验幼儿园、长桥中心幼儿园、独墅湖实验幼儿园、吴中经济开发区幼儿园的五位教师代表进行发言:她们认为通过本次园本教研活动,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评价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区域活动的评价要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的自主评价是最真实、有效、适宜的评价。从幼儿的评价入手,才能了解孩子们的困惑,讨论解决方法,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本次 线上观摩活动搭建了幼儿园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为共同提升园本教研的质量积累了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带着收获和能量继续出发求索,付诸实践,“研”续精彩。让我们的园本教研真正做到为幼儿所需、为教师所需。与君共研,携手共进,期待下一次相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