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于心 安全于行
——吴中实验幼儿园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二)
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幼与家长的"反诈防诈"意识,掌握防诈骗的技能。我园开展了"打击诈骗犯罪"、"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教育活动。再次提醒大家能够在生活中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防范于心,反诈于行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有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能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什么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骗局一:京东白条
近日我市有人被所谓”京东白条“诈骗套路损失数十万元,辛辛苦苦一年损失惨重。
骗局二:学杂费诈骗
根据教育局安稳科消息:据悉,2023年3月7日10时前,陆续接报有家长在学校班级微信群里被以收学杂费的方式诈骗,被骗案值都是196元。现在10起警情中,明确是发生在我市一学校某班家长群的,一共有5起。
家长请注意
当您接到诈骗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
如何防诈骗
其实,识别骗术并不难,今天再教大家几招:
1.不轻信。遇事冷静,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多思考、多商量,不轻信陌生人。
2.不泄密。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严保管。
3.不汇款。陌生人提到转款、汇款必须核实。
4.不刷单。不参与任何与"刷单"相关的事情。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温馨提示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朋友们也应学习防诈骗知识,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每一位教师和家长,一旦接到类似要钱的信息务必要提高警惕、有防诈意识,一定要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亲自核实。对诈骗分子的各种理由、诈骗手段要有法治意识、防诈警觉。此外,教师及家长上网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尽量不要在QQ微信等网络工具上存储亲友的真实信息和相关图片资料,谨防被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木马等手段盗取相关资料实施诈骗。一旦发现QQ、微信被盗号,要第一时间提醒亲朋好友,防范各类网络诈骗的发生。
二、防范于心,反欺于行
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幼儿园)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防范和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切实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我园也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加强了渗透性教育,提升团结友爱和自我防范的意识。
小朋友之间不打架,不能互相伤害。散步时慢慢走,紧跟老师,离得远就走快点,不能跑。
遇到坏人要躲避,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更不可以跟陌生人走。
让我们家园形成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幼儿的电信网络防范意识,让幼儿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